在過去多年裏,美國藝術家 MARY LEE HU以其優雅簡潔、奔放撩人的設計,成為珠寶界與眾不同的一位,被譽為現代金屬鈎織珠寶的鼻祖。
Mary lee hu 看上去是個年逾花甲的老人,但這並不妨礙她是個不斷顛覆自己、內心時不時爆發小宇宙的藝術家。
提到首飾,人們常常想起的是那些珠光寶氣的稀有寶石,因此首飾設計也總是被稱為珠寶設計。誰又能想到,廢舊的建築材料、日常的生活用品,也可以製作價值不菲的首飾呢?在這裡,傳統的首飾概念被徹底顛覆了。
Mary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、優美靈動的作品,實際上都要經過纏繞、編織、打結等複雜步驟,並且還要將纖維藝術與珠寶、結構與圖案、光線和排列等因素融合在一起,來研究金屬線的可行性及局限性。在她將金屬線打結、彎曲、纏繞等等後,一件件精緻獨特的耳環、戒指、胸針、項鍊便由此而生。
把當代概念引入首飾設計
在接受採訪時,Mary說她每天都在思考一些諸如「首飾和身體」「原始社會的人怎樣佩戴首飾」這樣宏大的問題。在此之前,對Mary lee hu做了個大致了解,她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古老紮實的手工藝技法,16歲就開始做首飾,2006年從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金工項目部負責人的職位上退休後,轉而研究人類學與首飾史,通過有趣的扭曲編織元素,創作了獨特的流線型卻極度精確的結構。
在上世紀90年代,Mary lee hu 的風格從嚴謹的幾何形方向轉移,隨機性在她的首飾創作中發揮很大的作用。她說:「從昆蟲開始做,再到龍、烏龜等複雜的動物,創作從作品中演變。以前會有精準的草圖,現在連草圖都不用了,有時候會把一個工整的作品通過擠壓變成一個抽象的圖案,有時候通過扭壓,並不知道結果成型會如何。」Mary最近的作品證實了這個說法,她將平滑的金屬線有意識地控制扭曲,這些纏繞編織呈現出獨特的舞動美感。
不斷變化的當代首飾設計和傳統首飾設計比,Mary理解的當代首飾設計是它在不斷地變化中。
早些年她受編籃的編織方法啟發,這種獨特的技法將她與其他金工藝術家區別開來——她用纏繞編籃技法創作三維形體。在上世紀80年代早期,她將切開編好的管狀物,把它們焊接好。再加上閃亮的管子作為手鐲的過渡。她只用高的K金來創作作品。開始創作了一系列的幾何形鑲嵌的項鍊。根據經典項圈的造型,它佩戴時緊貼於頸部,這些精巧的項鍊由細小的編織元素焊接構建在一起。
Mary笑稱自己是個手工藝術匠人,至於「好的設計」的評判標準,她覺得完全取決於觀者的意識,比如一塊原石鑽一個孔,用一根橡膠一綁,儘管它不那麼精準、完美,甚至還有一些粗糙,因為通過造型、材料表達了創造者的觀點,也不失為一件好作品。
很多當代首飾作品更多側重於探索性而非功能性,如果不能佩戴,這些新奇古怪的藝術品在離開藝術家之手之後何去何從?得到的答案是博物館或畫廊。Mary lee hu 設計的首飾藝術作品先後被洛杉磯藝術博物館、芝加哥藝術機構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。
文章出處: 壹讀
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會喔!
中華/台南市珠寶會 :06-2213883
:台南市忠義路二段202巷9號2樓
留言列表